1. <acronym id="du8ep"></acronym>
    <td id="du8ep"></td>
    <track id="du8ep"><strike id="du8ep"></strike></track>
    1. <td id="du8ep"><strike id="du8ep"></strike></td>
      免費注冊·RSS源·手機版·廣告服務·服務介紹·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設為首頁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 買賣招商
      當前位置:首頁>畜牧科技>正文

      畜禽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團隊揭示綿羊胚胎期脂尾發育模式

      2022-04-01 09:57:30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畜禽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團隊研究揭示了綿羊胚胎期脂尾發育模式,探明了尾脂發育關鍵時間節點,發現了調控脂肪細胞分化和脂肪沉積的重要基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遺傳學國際知名期刊《細胞與發育生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Cell Developmental Biology)》(IF=6.684)。

        據團隊執行首席蔣琳研究員介紹,我國大部分地方綿羊屬于脂尾型及脂臀型綿羊,尾脂重在綿羊胴體重中的占比約為10%~20%,是影響胴體質量的重要指標。尾脂大量沉積會造成飼草料利用率降低、羊肉綜合品質降低、母羊配種和繁殖困難等一系列問題,脂尾性狀已成為限制我國現代綿羊養殖效率的瓶頸之一。在現有飼草料資源數量和綿羊存欄規模下,改良脂尾性狀和培育小尾型綿羊成為提高我國綿羊養殖效率的重要途徑。

        為探究綿羊尾脂沉積機制,研究人員采集了不同發育階段的脂尾羊尾組織和瘦尾羊尾組織,通過比較轉錄組學分析和組織形態學分析,發現胚胎期70天是尾脂發育的關鍵時間節點,且尾脂沉積時間要早于其他部位。進一步研究表明,胚胎期60天至胚胎期70天,能量代謝基因表達量顯著上調,細胞內氧化磷酸化水平升高,為細胞分化和脂肪沉積儲備能量,是能量準備階段;在胚胎期70天至胚胎期80天,前體脂肪細胞迅速分化為脂肪細胞,并進行脂肪沉積,是尾組織形變階段。候選基因功能驗證結果表明, MTFP1 基因對脂肪細胞誘導分化和脂肪沉積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該研究為進一步改良我國地方綿羊生產性能和開展優質尾型綿羊選育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圖片.png

       

        圖  不同時期尾組織形態學分析和RNA-seq基因差異表達分析

        牧醫所中愛(CAAS-UCD)聯培博士生韓建剛為論文第一作者,寧夏大學馬思佳為共同第一作者。牧醫所蔣琳研究員、都柏林大學David教授和寧夏農林科學院馬麗娜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項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項目的支持。

      特別聲明

      1. 1.本文為自媒體、作者等金農網網絡用戶在金農網自媒體中心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金農網的觀點或立場,金農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和存儲空間。
      2. 2.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畜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畜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畜牧網”。違反上述條款,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站)”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4. 4.本網所展示的信息由買賣雙方自行提供,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布人負責。本網站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5. 5.友情提醒:網上交易有風險,請買賣雙方謹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見面交易,異地交易請多學、多看、多問、多了解,網上騙術多種多樣,謹防上當受騙!
      6. 6.本網刊載之所有信息,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7. 7.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方式:編輯部電話:0451-88003358 電子信箱:info#chinafarming.com(請把#換成@)
      网站三级片
      畜牧交易
      熱文TOP10
      畜禽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團隊揭示綿羊胚胎期脂尾發育模式
      ?